当前位置:
20年前,他发明纸质火化棺:让逝者走得更有尊严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1598天前 | 699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国常州网讯  这两天,56岁的封林海很忙,他忙着在起草一份发言稿。清明节后,全省“火化棺通用技术条件”国标贯彻落实会将在南京,封林海是主要发言人。这项国标就是封林海和他的神仙福禄纸品有限公司所起草制订的,历时四年终获国家批准。封林海告诉常州晚报记者,这一标准从今年1月起正式实施,但离落实到位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民政部门的大力推动,让所有火化棺制造商能严格执行这一国标,生产出更多“放心棺”,从而让更多逝者,走得更有尊严。
    20年前,他发明了纸质火化棺
    正是出于让逝者走得有尊严这一理念,封林海20年前就完成了一项“常州智造”——研制出纸质火化棺,并获得一项发明专利和两项实用新型专利。
    封林海是个热心人,村里婚丧嫁娶他总是乐意帮忙。“那时,我们村有个铁皮盒子,村民办丧事就向村里借。我每次去抬盒子,一股味道,苍蝇乱飞。”封林海说。不但如此,到殡仪馆火化,逝者的遗体则被抬出铁盒子,直接送进火化炉。
    “这样的场面,别说是家属,我这个帮忙的看得都不忍心。”封林海说,“提倡火化是好事,但能不能让逝者走得更有尊严,让家属少一点伤心?”
    1993年,封林海萌生出了一个想法,制造纸制的火化棺材,让逝者可以睡入棺材火化。当年,封林海聘请了高级钣金工开始做模具。于是,成吨的钢板被铸成一只只模子,可生产出来的“纸棺”不如人意。纸质发软,容易变形,模具成了废铁。
    封林海没有气馁,他和技术人员屡次攻关,想方设法提高纸棺强度,达到密封、防水、防腐、文明处理遗体的效果。1994年春节,第一只火化棺材问世了,而封林海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饭馆挣来的的所有积蓄,这全部变作了研发成本,用尽了。
    火化棺研制成功,如何打开市场成了难题,没人愿意试用这种棺材。封林海找到一批专门操办丧事一条龙的生意人,把火化棺“白送”给逝者家属使用,每个只收8元。他还专门请人编了一段推销火化棺的戏,请每个丧事乐队在丧事上唱。慢慢地,市民都开始接受这种火化馆,觉得既环保、又卫生,还能减轻丧户的悲痛心情。1994年7月,火化馆开始批量生产。
    目前,我市一次性火化棺的使用率已经接近100%。近年来,还辐射到浙江、安徽、河北、山东、四川、云南等10多个省市。
 历时4年,起草制订“火化棺国标”
    随着火化棺被更多丧户接受,生产这种产品的厂家和小作坊开始多起来,不仅常州,还有全国的其他地方。“我真的不怕同行的竞争,但就怕那种不合格的产品,让使用的丧户更加伤心。”封林海说。
    封林海告诉常州晚报记者,市面上的一些火化棺,外观看上去没多少差别,但由于强度不够,就会出现漏底、断裂。“如果出现这样的事,可是家人一辈子的痛楚啊!”封林海说。
    “我要制订一个行业标准,让同行们都来参照执行。”封林海说。2010年10月,他和公司技术人员就开始起草这一标准。随后,他开始向民政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申报制定“火化棺”国家标准项目。经过全国殡葬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最终立项。
    去年,国标终于尘埃落定。全国殡葬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会会议纪要指出:该标准的制定对国家殡葬政策的实施和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有积极的作用,该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展望未来,希望“国标”被全国制造商严格执行
    封林海介绍,他和公司技术人员起草的国标,对火化棺产品的材质、装饰面料和结构、规格尺寸、额定载荷及其分布、原辅材料、燃烧质量、灰烬质量和体积、棺体防水性等技术标准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比如,可燃材料不使用氯基塑料、含氯胶粘剂等;载重符合100公斤到120公斤;产品完全燃烧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经过各类试验后达到不断裂、不变形、无脱落等。
    “国标今年正式实施,下月将全面推广。”封林海说,清明后的推广会议,我省各级民政部门负责人都会参加。(郭祥九 汪磊 文摄)







上一篇:
下一篇: